酞菁綠G,中文別名:C.I.顏料綠7;酞菁綠;5319酞菁綠G
英文名稱:Phthalocyanine Green G
CAS:1328-53-6
EINECS:215-524-7
分子式:C32H3Cl15CuN8
分子量:1094.7608
GB/T3674-93《酞菁綠G》
【制備或來源】
由粗酞菁藍懸浮在氯化鐵和氯化鋁的低共熔混合物中,用氯化銅作催化劑,在180~200℃與作用后,再經惰性溶劑等后處理而制得。
質量指標
著色力(為標準品的) 95%~105%
吸油量 30%一45%
耐光性 7級
水分 ≤2.5%
耐熱性 180一200℃
水溶物 ≤1.5%
為全氯代銅酞菁,平均每分子含14~15個氯原子,色光呈藍光綠色。酞菁綠G像酞菁藍顏料一樣,具有很好的各種應用性能,例如,它的耐光性、耐熱性、耐候性以及耐溶性等都相當優(yōu)異。雖然用藍顏料和黃顏料拼混適用可以得到綠色,但是這種拼色所得到的綠色顏料,無論在色光上,還是在應用性能上都不能與顏料酞菁綠相比,用這種綠色顏料著色的制品的顏色變得很難看,損害了制造或者適用該制品的企業(yè)的形象。尤其要強調指出的是,多數的黃色顏料或多或少地具有毒性,所以用藍、黃顏料相拼得到的顏料不能用做食品包裝材料的著色。
顏料酞菁綠G可以用于顏料所能應用的所有領域,如涂料、、橡膠、皮革、各種塑料、合成纖維原漿以及涂料印花漿等。
提供免費試樣及售后技術服務
銷售經理熱線:茍等紅/13590171890
兄弟顏料關于酞青顏料
酞菁是一種具有18個電子的大共軛體系的化合物,它的結構非常類似于自然界中廣泛存在的卟啉,但是,與在生物體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卟啉不同的是,酞菁是一種完全由人工合成的化合物。1928年,Scottish染料廠的Grangemouth車間在大量的由鄰甲酸酐制備鄰二甲酰亞胺的過程中,由于玻璃管道破裂使反應直接暴露在鋼制的管道外殼中,人們驚奇的發(fā)現,在白色的鄰二甲酰亞胺中產生出一些藍色的雜質。由于這些雜質的具有鮮艷的顏色,而且對空氣甚至酸堿的高穩(wěn)定性,所以后來人們將其分離出來做為一種染料。
分子結構:
X射線結構分析表明,酞菁是由四個異吲哚單元組成的平面大環(huán)共軛體系。與卟啉一樣,酞菁因為其特有的18電子共軛大環(huán)體系符合休特爾規(guī)則而具有芳香性。下圖中顯示了酞菁和卟啉的分子結構。
概括的來說,卟啉、酞菁分子都具有以下幾個特點:(1) 具有特殊的二維共軛π-電子結構。(2) 對光、熱具有較高的穩(wěn)定性。 (3) 分子結構具有多樣性,易裁剪性。分子可以衍生出多種多樣的取代配體,可以依據合成目標對配體進行設計、裁剪和組裝。 (4) 配位能力很強,它幾乎可以和元素周期表中所有的金屬元素發(fā)生配位,形成配合物。由于具有以上特點使得卟啉、酞菁化合物的種類繁多,各具特色,用途廣泛。
19世紀40年代,Bristol 大學的Daniel Eley通過對酞菁銅的實驗初步證明有機固體可以作為電子半導體[7]。近,Northwest大學的Marks 和Brian Hoffman 證實,由酞菁和組成的晶狀電荷轉移化合物具有類似金屬的導電性[8]。由于酞菁在形成電荷轉移化合物時其電導率明顯提高,所以該化合物可以作為電傳感器來檢測有毒或氧化性氣體 [9]。AT Vartanyan 1948年報導,酞菁在光照下同樣可以提高其電導率,顯示了酞菁作為光導材料的巨大潛力[10]。當今,酞菁的光導性質已經應用到復印機和激光打印機中[11],具有高光導率的酞菁同樣可以具有制成伏達電池的應用前景 [12,13],另外,酞菁作為光盤的有效層要比氰類染料更穩(wěn)定[14]。
在各種金屬配合物中,酞菁通常表現為負二價態(tài)(Pc2-),然而在特定的條件下,酞菁也可以被氧化和還原為不同的價態(tài)。例如,有些金屬離子與酞菁的結合力很強,(如Cu2+, Co2+, Fe2+)以致于只有通過破壞酞菁環(huán)才能將其分離出來。大部分金屬離子并不引起酞菁大環(huán)的顯著畸變,但是也有個別金屬離子由于半徑太大而不能完全進入到酞菁的空穴中,從而位于大環(huán)平面的上面,使酞菁發(fā)生較明顯的畸變。對于呈+1價態(tài)的金屬離子來說,酞菁中心的氮原子一般同時可與兩個金屬離子同時配位。由于酞菁中心空穴不能同時容下兩個陽離子,所以該金屬離子只能伸出到酞菁平面之外,從而打破了制約非金屬酞菁溶解度的環(huán)間聚集作用。因此,堿金屬酞菁,如Li2Pc或Na2Pc在極性溶劑中的溶解度相對于其他非取代酞菁來說要好得多;當中心金屬離子的氧化態(tài)大于+2價時,通常會有軸向配體存在,該軸向配體同樣可以打破環(huán)間聚集作用,提高酞菁配合物的溶解度[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