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對二甲酸丁二醇酯,英文名polybutylece terephthalate(簡稱PBT),屬于聚酯系列,是由1.4-丁二醇(1.4-Butylene glycol)與對二甲酸(PTA)或者對二甲酸酯(DMT)聚縮合而成,并經由混煉程序制成的乳白色半透明到不透明、結晶型熱塑性聚酯樹脂。與PET一起統稱為熱塑性聚酯,或飽和聚酯。
PBT歷史
日本寶理PBT早是德國科學家P.Schlack于1942年研制而成,之后美國Celanese公司(現為Ticona)進行工業開發,并以Celanex商品名上市,于1970年以30%玻璃纖增強塑料投放市場,商品名為X-917,后改為CELANEX。1971年Eastman公司推出了有玻璃纖增強璉和不增強的產品,商品名Tenite(PTMT);同年GE公司也開發出同類產品,有不增強、增強和自熄性的三個品種。隨后廠商德國BASF、Bayer、美國GE、Ticona,日本Toray、三菱化學,臺灣新光合纖、長春人造樹脂、南亞塑料等公司先后投入生產行列,生產廠商共計三十余家。
日本寶理PBT理化特性
PBT為乳白色半透明到不透明、結晶型熱塑性聚酯。具有高耐熱性、韌性、耐疲勞性,自潤滑、低摩擦系數,耐候性、吸水率低,僅為0.1%,在潮濕環境中仍保持各種物性(包括電性能),電絕緣性,但體積電阻、介電損耗大。耐熱水、堿類、酸類、油類、但易受鹵化烴侵蝕,耐水解性差,低溫下可迅速結晶,成型性良好。缺點是缺口沖擊強度低 ,成型收縮率大 。故大部分采用玻璃纖維增強或無機填充改性,其拉伸強度、彎曲強度可提高一倍以上,熱變形溫度也大幅提高。可以在140℃下長期工作,玻纖增強后制品縱、橫向收縮率不一致,易使制品發生翹曲。
日本寶理PBT加工工藝
PBT又可稱為熱塑性聚酯塑料,為適用于不同加工業者使用,一般多少會加入添加劑,或與其它塑料摻混,隨著添加物比例不同,可制造不同規格的產品。由于PBT具有耐熱性、耐候性、耐藥品性、電氣特性佳、吸水性小、光澤良好,廣泛應用于電子電器、汽車零件、機械、家用品等,而PBT產品又與PPE、PC、POM、PA等共稱為五大泛用工程塑料。PBT 結晶速度快,適宜加工方法為注塑,其他方法還有擠出、吹塑、涂覆和各種二次加工成型,成型前需預干燥,水分含量要降至0.02%。PBT的注塑工藝特性與工藝參數的設定:PBT的聚合工藝成熟、成本較低,成型加工容易。未改性PBT性能不佳,實際應用要對PBT進行改性,其中,玻璃纖維增強改性牌號占PBT的70%以上。
性能項目 | 試驗條件[狀態] | 測試方法 | 測試數據 | 數據單位 | ||
基本性能 | 比重 | --- | ASTM D-792 | 1.66 | --- | |
機械性能 | 抗拉強度 | --- | ASTM D-638 | 147 | MPa | |
彎曲模量 | --- | ASTM D-790 | 9610 | MPa | ||
拉伸率 | --- | ASTM D-638 | 2.7 | % | ||
彎曲強度 | --- | ASTM D-790 | 225 | MPa | ||
艾氏沖擊強度 | 缺口 | --- | ASTM D-256 | 98 | J/m | |
反缺口側 | --- | ASTM D-256 | 680 | J/m | ||
電氣性能 | 體積電阻率 | 3mmt | ASTM D-257 | 1×1016 | Ω.cm | |
絕緣破壞強度 | 短時:3mmt | ASTM D-149 | 20 | MV/M | ||
熱性能 | 熱變形溫度 | 1.82MPa | ASTM D-648 | 212 | ℃ | |
線性膨脹系數 | 室溫 | --- | 2-7 | ×10-5/℃ | ||
阻燃性 | --- | UL 94 | V-0 | --- | ||
其它性能 | 表面電阻率 | --- | --- | 1×1016 | Ω | |
UL認定耐電弧電阻 | *2 | --- | 250 | V | ||
UL認定耐電弧性 | *2 | --- | 92 | S |